原创 中美太空竞争,美国拿什么来“追”?
创始人
2025-05-24 11:20:13
0

全球真正的云计算来了。一般我们说的云计算,其实还是在地面上的服务器,只是人们不知道在哪里,就当它是在云端,想象是在云端的计算。

1991年12月苏联垮台,美国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也同时是全球太空科技最为强大的太空强权。

只不过,多年来美国在太空的霸主地位就要被中国拿走了。走到今天这地步,美国不服也不行啊!

1 中美太空竞赛激烈

为什么我们敢于这样说呢?以现阶段的太空科技而言,不外乎中美俄三强,欧洲还得排在后面。由于苏联解体,承袭大部分苏联国力的俄罗斯由于缺乏资金,三十年来在太空科技领域方面几乎是停滞不前,还得排在中美两国后面。

如今的太空科技强国,就数中美两国了。看看美国过去在太空/空间领域方面的成就,包括探月、探测火星、可回收航天器、空间站、反卫星能力、星链计划(Starlink)等,中国都赶上了。

有关登陆月球方面,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首次载人登月。至于木星探测和小行星探测,中美两国都在积极布局。

星链技术方面,中国也有了自己版本的星链技术,这是对应于马斯克SpaceX 的“Starlink”(星链)计划,将打造网络基础设施、空间资源、产业布局等领域。

2 九重天外的真正云计算

不过,最近中国又出了一项黑科技,5月14日,长征二号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携带12颗星上了太空。这12颗星和之前的卫星不同,目的是在太空搭建超级计算服务网络(服务器)。

据消息,此一计算网络将由2800颗算力卫星组成。

为什么要那么多颗卫星呢?这是要来一个全球全覆盖,全球范围内毫无遗漏。并且,多颗卫星也有利于发挥强大的计算功能。

为什么说这是中国的黑科技?可以跟各位保证,中国此一黑科技,美俄两国在短时期内都难以达成。

首先,现今世界的卫星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通讯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卫星。

通讯与导航卫星大家都清楚,至于遥感卫星,简单说就是观测卫星,用来观测地球表面或大气气象。是以,中国的算力卫星是新兴科技。

3 五项黑科技

可能有人会说,不就是把计算机(计算机)送上太空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这可不是简单的算力卫星啊!有几个技术层面:

一,一般的卫星不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主要是把信息向地面传送。只不过,卫星的传输速度,不管是上行(Uplink)还是下行(Downlink),速度都很慢,上行速度大约是10–100 Mbps,下行速度大约是50–200+ Mbps。

问题来了,当卫星搜集(观测)到地表资料后,由于不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只能够把信息往地面站传送。

通常这些资料都是庞大的信息,把巨量的影像(image)和附带数据往地面传输。

这里又出现一个问题,这么庞大的数据资料,在这么慢的传输速度下,得要传好久,可能是好几天。

然而,当中国有了2800颗的算力卫星后,这些复杂的计算都可以在太空中先算好,再传回地面。

这才是真正的云计算。甚至,我们可以当它是“九重天”外的计算。

第二个黑科技——在极高温和极低温下运作。

太空中的温度不是很冷,就是很热。有太阳光照射的时候很热,反之很冷。一般的半导体、电机电路,很难适应这样的极低温和极高温。

第三项黑科技——抗辐射。

由于缺乏大气层的保护,太空中的辐射线很强,这些算力卫星必须克服辐射的问题。

第四项黑科技——电力需求。

一谈到电的问题,中国又是天下第一,举凡高压电,(高压)电力输送,电磁弹射,电磁轨道炮,高速铁路等,不管是哪一项,中国都是全球领先。

这些算力卫星毫无疑问的是使用太阳能。一谈到太阳能的运用与工程技术,中国又是第一。只不过,这回是把的运用,搬到太空。

还有第五项黑科技——太空联网。

这又分成算力卫星之间的联网,以及算力卫星与其他功能卫星的联网。也就是说,中国卫星在太空联网。

我们做一个比较,马斯克的星链是在低轨道,然而中国的算力卫星计划是在高轨道。

其次,马斯克的星链只是联网,不具备计算能力。这两项都是很大的差别。

4 观测 + 计算分析 + AI判断和预测

现在谈谈,中国这2800颗算力卫星部署完成后,能够达到什么功用,具备什么高度呢?

第一,就以遥感卫星(观测卫星)来说,速度快多了。例如,当发现某个地区,某个海面出现变化的时候,可以立即计算、分析,并且进行“判断”。

好比说,某地方的地震判断、情况,某处火山爆发、偏远地区的水灾灾情判断、海啸等。

有了遥感卫星的观测,然后经过计算,对这些影像进行实时、实时(real-yime)的分析,再运用人工智能(AI)进行判断。

请记住这个简单说法:遥感观测+ 实时计算分析 + 人工智能判断和预测。

第二,应用在军事方面。

过去,美军的太空侦测几乎天下无敌,老美在全球范围内搞监测。

现在呢,中国有了这项黑科技,等于是在太空加了好多个天眼,并且是实时的分析、计算,经过判断后可以实时反应。

例如,对导弹的监测,航空母舰动向分析,战机(含轰炸机)侦测等。这是全球最快,范围最为广泛的“卫星预警系统”,几乎没有一处挂漏。

如果这时候再配合从太空中的打击,例如空间站或卫星,那就是“天眼” + “天雷”。

至于这天雷是什么呢?可以是导弹,也可以是未来的激光武器,就看未来,中国的军事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

接下来的议题是,为什么说美俄两国在短时期内赶不上呢?

先别说前面五项黑科技的难度,单单是工程能力与经费,美俄两国就难以在短时期内达成。

俄罗斯没钱不用说了。就算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也难以办到。美国老早就因为经费问题,删减了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经费。美国从奥巴马时期就喊着“重返月球”的计划,可是呢,到现在连个影子都没有。

更何况按照前面说的工程范围(先不谈技术),按照现在老美的工程能力,要花多少钱?

之前有个说法,中国嫦娥探月的太空舱经费,只有老美的1/6 -1/5的成本。无论如何,同样的一个工程,中国所需的经费远比美国低。

别忘了,按照美国的习惯(历史记录),安置那么多的卫星,还需要庞大的地面站人员来维持运作,这个经费可不小啊!

另外,美国的工程效率低,什么时候才能够完成数千颗卫星的布局?

所以,这是技术+ 经费 + 工程能力的问题。

可以说,中国是遥遥领先了。

未来,历史会这样记载,从这时候起,中国从美国手中拿走了太空科技的领导权,以及掌控太空的天下。

大家帮我想一个问题,当我们在地面的时候放眼远眺,说“天下”,但是到了涵盖太空的时候,该怎么说呢?

5 结论

中国科技全方位崛起。过去,总是有人看低中国的科技发展,认为中国的学习环境没有美国好,学术环境比不上美国,没有美国发达。美国那么多的实验室、研究中心,足以称霸全球科技。

想想看,2001年小布什上任后,是多么风光,何等雄心壮志啊!小布什扩大星球大战计划,建立国家与区域导弹防卫系统(NMD与TMD)。小布什的导弹防御系统可把朝鲜吓到了,也让中俄两国紧张。

据闻,小布什那时候的星球大战计划还想要把激光武器部署在太空,或是空中的飞行器。世人在当时就是认为美国科技牛,美国佬有钱。

只是,1986年1月,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玤升空73秒后于空中解体,这似乎预示了美国太空科技遇到了瓶颈。

2003年2月,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玤于返回地面的时候,因为过热,导致飞船失控解体。美国最后不得不于2011年中止航天飞机玤飞行计划。

从那时候起,美国航天员(宇航员)往返国际空间站得要依靠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一直到2020年SpaceX载人龙飞船(Crew Dragon)正式服役,美国才重新具备自主载人的能力。

这期间,NASA几乎没有任何作为,等于是废了,只好把星链计划交给马斯克的Space X。

从2011年起,除了Space X外,美国拿不出像样的太空计划,连国际空间站都要在几年内废了。

美国要拿什么来跟中国竞争呢?

当然,美国不是没有技术能力,只是依照前面的分析,这不仅仅是科学技术,还牵涉工程能力与管理(资金与工程的管理)。在这两项领域美国差中国老远。

就以马斯克的公司为例,马斯克的SpaceX是个不错的公司,有技术,也有远景。只不过,独木难支大厦。更何况马斯克还曾经受到民主党的掣肘,难以全力施为。

就算马斯克的SpaceX能够撑下去,中国相关业者也不是没有跟马斯克较量过,电动汽车领域与电动汽车电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可别说,之前是马斯克的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领域领先,是先跑者,中国业者在后追赶。现在却是中国领先的情况下。

更不用说,特斯拉还得运用在上海的超级工厂,达成量产规模。事实上也是上海的超级工厂救了特斯拉,让特斯拉摆脱无法规模量产,股价因而大跌的困境。

换个角度看,就算美国在这方面具备跟中国同样的技术,由于其他两项跟中国差了老远,也只能在后追赶。

美国拿什么来“追”?

今天的分析和推理就说到这里,谢谢各位的收看,我们下期再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工设计科学联合创新实验室在苏... 在全球工业设计竞争日趋激烈、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的大背景下,中工设计科学联合创新实验室于5月2...
智能家居设备咋选?兼容性、稳定... 智能家居的联动设计极大地增强了家庭生活的便捷与舒适,将家里的各类智能装置互联互通,形成一个协调运作的...
陈刚会见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5月22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在南宁会见科大讯飞董...
中原洁净取得自动调节洁净室压差... 金融界2025年5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河南中原洁净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自...
中铁二十局南方工程取得一种放线... 金融界2025年5月2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铁二十局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海信在坦桑尼亚举办2025年新... 人民网约翰内斯堡5月23日电 (记者戴楷然)达累斯萨拉姆消息:近日,中国家电制造品牌海信在坦桑尼亚达...
传统与现代辉映 科技与文化交融... 光明日报记者 党文婷 严圣禾 “今年文博会上,咖啡师都变机器人啦!不但能现磨咖啡豆,还能做手冲、拉花...
2025年零成本副业推荐,一部... 去年年底,我开始尝试副业,没想到短短3个月,单靠业余时间操作,月收入就从0突破到2万+!最关键的是,...
科学之光点亮蓉城之夜!2025...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刘佳慧 摄影报道 歼-10C、“华龙一号”、新一代人造太阳等国之重器“集结...
原创 汉...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历程中,每个民族的基因都承载着独特的生存密码。 汉族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其基因...
奋达科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奋达科技(002681)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陕西省司法厅举办人工智能专题辅... 5月22日,省司法厅举办陕西司法行政大讲堂,邀请华为政法行业首席科学家、华为中国区领军人物巴建伟作《...
非凡,不止于多一选择,而是在定... 「 鸿蒙电脑根本不是为了颠覆传统PC的市场格局,而是要将电脑带向更阔远的未来。」 千呼万唤,鸿蒙...
给你一把打开未来的钥匙!202... 5月23日,2025年四川省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简称“启动仪式”)暨蓉城科学之夜在成都自然博物馆(成...
互联网项目融资平台,崛起与蓬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互联网项目融资平台迅速崛起并持续发展,这些平台为投资者和创业者提供了...
从“实验室”到全球化,这场选拔... 5月23日,第五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闵行区选拔赛)在闵行区吴泾镇开幕。全球顶尖创客齐聚于...
原创 苹... 据外媒最新报道,苹果正在加速推进智能穿戴设备的研发,并计划在 2026 年底推出一款智能眼镜。 这...
人民网总网首页头条报道我市科创... 人民网网站截图 行进中国 | “科里科气”炼成记 人民网“行进中国”安徽调研采访团 (唐维红、张磊、...
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叠片是超... “随着低空飞行器和人形机器人的出现,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新的应用场景不断涌现。然而,从能源补给的角度...
东瑞电气取得一种一二次融合绝缘... 金融界2025年5月2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东瑞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一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