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由山东华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在工业4.0与智能制造浪潮的推动下,工业园区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作为园区能源动脉的“守护者”,高压配电设备的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生产连续性与经济效益。其中,局部放电(简称“局放”)作为绝缘劣化的早期预警信号,正通过在线监测装置实现精准捕捉,为工业园区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电力安全防线。
工业园区电力系统的风险挑战
工业园区通常汇聚了大量制造企业,其配电网络具有负荷密度高、设备种类多、运行环境复杂等特点。变压器、开关柜、电缆等高压设备长期处于满载或过载状态,加之粉尘、潮湿、温度波动等环境因素影响,绝缘材料易出现老化、裂纹等缺陷。一旦发生局放,可能引发短路、爆炸等事故,导致生产线停机、设备损毁等连锁反应,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局放在线监测装置的技术原理
局放在线监测装置通过高精度传感器阵列,实时采集设备内部的电脉冲、超声波、电磁波等特征信号,结合边缘计算技术实现数据就地处理。其核心功能包括:
多参数监测:同步捕捉特高频(UHF)、超声波、暂态地电压(TEV)等物理量,构建多维诊断模型;
智能分析:采用小波变换、神经网络等算法,剔除环境干扰,精准识别放电类型与严重程度;
趋势预警:通过历史数据建模,预测绝缘劣化轨迹,提前3-6个月发出预警信号。
在线监测装置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较于传统离线检测手段,局放在线监测装置具备三大优势:
实时性:7×24小时连续监测,避免人工巡检的时间盲区;
精准性:灵敏度达皮库(pC)级,可捕捉纳秒级瞬态放电;
经济性:通过预测性维护减少非计划停机,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在钢铁、化工等流程工业中,该装置可与能源管理系统(EMS)深度集成,实现“监测-诊断-优化”闭环管理,助力企业降低运维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技术发展趋势与行业展望
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局放在线监测装置正呈现三大趋势:
智能化升级:结合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设备三维可视化模型,实现故障位置精准定位;
网络化协同:通过5G+工业互联网,实现跨园区、跨企业的监测数据共享与协同诊断;
标准化推进:参与制定电力设备状态监测国家标准,推动传感器接口、数据格式统一。
工业园区局放在线监测装置的普及,标志着电力运维模式从“被动抢修”向“主动预防”的转型。通过构建覆盖全园区的设备健康管理体系,企业不仅能提升供电可靠性,更能为智能制造、绿色工厂等战略提供基础支撑,助力产业集群向数字化、高端化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