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量产倒计时:续航破1000km车型2025年上市
创始人
2025-07-04 16:21:14
0

2025年初,梅赛德斯-奔驰启动全固态电池实车路测,测试车搭载的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飙升至450瓦时/千克。这标志着固态电池技术正式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

随着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2025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年会上宣布:“全固态电池2027年开始装车验证,预计2030年实现量产”,全球汽车产业的技术竞赛进入白热化阶段。

固态电池并非全新技术。丰田早在2006年便开展固态电池研发,近期宣布将于2026年小批量试产,2030年后大规模生产。日系三强集体发力:本田2025年1月起试生产纯电动汽车全固态电池,日产则计划今年在横滨工厂启动试生产。

中国军团在这场竞赛中展现出强劲势头。宁德时代已建成全固态电池中试生产线,计划2027年小规模量产。比亚迪自2013年启动研发,预计2027年启动批量示范装车。

车企布局更为激进:广汽埃安宣布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装车,奇瑞汽车计划2026年上车,上汽集团宣称2026年量产交付。就连科技巨头华为也公布了硫化物固态电池专利,跨界加入战局。

这场全球竞赛的时间表逐渐清晰:2025-2027年半固态电池过渡产品主导市场,2027-2030年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装车,2030年后将迎来全面商业化时代。

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固态电池的突破是全方位的。

能量密度实现质的飞跃。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军团队研发的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00瓦时/千克,比目前最先进的液态电池高出30%。“未来一到两年,要突破600瓦时每公斤,让电动汽车充一次电跑一千公里以上”陈军表示。

充电效率迎来革命性突破。智己L6搭载的“光年固态电池”充电10分钟可增加400公里续航。蔚来ET9支持900V超充,12分钟补能600公里,比传统加油速度快20%。

安全性能彻底改写行业标准。固态电解质彻底消除漏液风险,在1500℃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从根本上杜绝自燃隐患。孚能科技第三代固态电池通过超高镍正负极表面固态化技术,实现400Wh/kg能量密度的同时,循环寿命超过1000次。

尽管前景光明,固态电池量产仍面临多重挑战。

界面阻抗问题成为技术攻坚焦点。固态电池中电极与电解质之间的固-固界面接触不良会导致电池内阻增加,严重影响电池性能。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世刚指出:“挑战主要来自提升固态电解质的离子导电率、与电极材料的匹配性,以及构筑相容稳定的固固界面”。

锂枝晶生长带来安全隐患。锂金属负极在循环过程中容易形成锂枝晶,可能导致电池短路。解决方案在于开发三维锂金属负极或复合负极材料,优化电解质成分。

成本高企是产业化的最大障碍。当前液态锂离子电池单体成本约每瓦时0.5元,而固态电池材料成本高达每瓦时2元以上。一个100千瓦时的固态电池包仅材料成本就超过20万元,远超现有液态电池。

规模化生产面临设备挑战。全固态电池需重构电极-电解质界面,现有产线设备兼容性不足,需要开发专用生产设备。国海证券分析指出,全固态电池的生产技术要求极高,涉及高温高压等复杂条件,大幅增加生产难度和设备投入。

在多元技术路线竞争中,硫化物电解质成为主流选择

欧阳明高建议:“全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要聚焦以硫化物电解质为主体电解质,匹配高镍三元正极和硅碳负极的技术路线”。这种路线离子电导率接近液态电解液,是解决快充瓶颈的理想选择。

国内企业在该领域积极布局:宁德时代、比亚迪均以硫化物路线为主,宁德时代公布的3项固态电池专利中包括《掺杂硫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半固态电池成为重要的过渡方案。清陶化学联合创始人李峥透露,该公司量产的第一代固态电池液含量约5-15%,第二代产品液含量已降至5%以下。蔚来ET9、智己L6等车型搭载的半固态电池,正为全固态技术积累实际应用数据。

干法电极工艺等创新技术加速突破。在2025年全固态电池技术交流大会上,干法电极工艺成为焦点,可简化生产流程,降低制造成本。同时,通过纳米涂层技术改善界面阻抗,提升电池循环稳定性。

固态电池产业化将分阶段推进,市场规模呈爆发式增长。

据《证券日报》预测:2025-2027年,半固态电池率先落地,市场规模将达2000亿元;2027-2030年,全固态电池规模化量产,渗透率突破10%;2030年后,全固态电池成本降至液态电池1.2倍以内,开启全面替代时代。

摩根士丹利预测更为乐观: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规模将达12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45%,中国将占据40%份额。

应用场景将超越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领域,续航超1000公里、充电10分钟的车型将在2025-2027年密集上市。

eVTOL飞行器借助固态电池轻量化特性解决动力瓶颈,亿航智能等企业已启动合作。

储能系统受益于循环寿命提升(较液态电池延长2倍以上),大幅降低更换成本。

消费电子领域,华为、vivo计划推出搭载半固态电池的手机产品。

在行业一片乐观中,长安汽车副总裁邓承浩发出冷静声音:“固态电池汽车要等到2030年后才能真正走进老百姓的车库”。在深蓝S09发布会上,他再次强调:“具备成本、质量、性能竞争力的固态电池汽车产品,真正大规模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种谨慎源于产业现实。全国政协常委苗圩指出:“固态电池的技术成熟度、生产工艺以及高昂的成本是阻碍其大规模量产的三大障碍”。目前市面上多数“固态电池”实质是半固态产品,液含量仍在10%左右。

真正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技术难度高,敢于攻坚的企业有限。部分企业宣传存在“水分”,承诺的量产时间表可能因“技术迭代”而推迟。消费者想买到具备成本、质量、性能竞争力的固态电池汽车,仍需耐心等待技术成熟与成本下探。

随着宁德时代、比亚迪、丰田等巨头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领域的持续突破,电动车续航突破1000公里的临界点已经清晰可见。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描绘出明确的技术路线图:以比能量每公斤400瓦时、循环寿命1000次以上为性能目标,确保2027年实现轿车小批量装车。

长安汽车已研制出能量密度400瓦时/公斤的全固态电池样车,上车后续航可达1500公里,安全性比液态电池再提高70%。

当这些技术成果走出实验室,加油站排队的长龙将成为历史记忆,而全球能源存储格局也将被彻底颠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印... 印度飞船空投测试(IADT-01)成功了!并且确定了首次无人测试过程,还确定要带上一台机器人飞行,进...
在数字世界“重建”海洋 只需轻点鼠标,航运公司可以在茫茫海域实时优化航线,捕鱼船可以避开大量幼年海龟,度假海岛还可以追溯漂到...
原创 星... 家人们,今天咱来聊聊宇宙里一件超级大事儿 —— 星系碰撞!最近有新研究,说 40 亿年后,银河系和仙...
原创 反... 最近这几天,嘎子哥谢孟伟又双冲上了热搜,上热搜的原因是,其直播带货又出现争议了,而且这次提出质疑的不...
青年技术团队自主研发 清淤“神... (来源:中国水运网) 转自:中国水运网 日前,由扬州航务中心邵伯船闸青年技术团队自主设计制作的“横拉...
阿里云国际站ECS:对于入门用... TG:@yunlaoda360 引言:为什么选择阿里云ECS? 阿里云弹性计算服务(ECS)是云计算...
支持24-48V电池充电,旋依... 前言 本期方案解析带来的是旋依科技300W大功率氮化镓无线充电设备的方案解析,这款无线充电设备由发...
原创 高...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在智能汽车赛道上,各企业如同逐鹿的骏马,全力奔腾,试...
产学研视点等多方走进中关村 e... 【产学研视点】产学研视点等多方走进中关村 e 世界,共促科技与文化交流 近日,产学研视点(中国国际...
原创 1... 在“刺客界”老炮钟薛高走到破产的边缘之后,另一位知名“刺客”共享充电宝似乎也要退场了。近日有爆料称,...
智能降级 文 | 智能降级 近来看到个最好玩的消息,大致下面这样: 看到这个内容的时候,我是真的笑喷了。 ...
小米 SU7「加长版」测试车外... 英伟达推出史上最强迷你 PC:最高 2070T AI 性能、128G 内存 日前,NVIDIA 正...
青岛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高地 在卡奥斯工业智能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一位具身智能的“新员工”亮相总装流水线,它能一眼看...
器官芯片“上海方案”为FDA定...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奉贤临港南桥科技城,成立仅三年多的耀速科技近来被行业巨头频频光...
台风“剑鱼”逼近 海南启动防御... 记者从海南海事局了解到,今年第13号台风“剑鱼”今天其中心位于海南三亚市东偏南约200公里的海面上,...
周一!大消息,英伟达宣布 【导读】周一,英伟达有大消息 中国基金报记者 泰勒 大家好,简单关注一下英伟达的新消息。 重磅催化!...
海尔申请热泵采暖系统专利,低温... 金融界2025年8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青岛海尔智慧楼宇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
机器人大世界看未来已来 本报记者 鹿杨 位于亦庄的机器人大世界,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人机互动的新舞台,多种多样的机器人、深入...
宇宙探索新纪元:《深入宇宙》揭...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地球如同一粒渺小的尘埃,却承载着人类对未知的无限渴望。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歇,...
极电光能取得镀膜调控装置和蒸镀... 金融界2025年8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极电光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镀膜调控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