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成功了三次 不服不行啊
创始人
2025-07-04 17:00:34
0

文 / 王永智

美编 / 顾青青

出品 / 网界

华为有个狠人,叫余承东。

这个男人有个特点:别人不敢做的事,他敢做。别人做不成的事,他能做成。更可怕的是,他每次出手,几乎都是绝境翻盘。

通信设备、智能手机、智能汽车,三个完全不同的赛道,余承东硬是在每个领域都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有人说他是华为的增长引擎,有人说他是任正非最信任的战将。但在余承东看来,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当所有人都说不可能的时候,他偏要证明什么叫可能。

01

首站成名 分布式基站打开欧洲大门

2006年,西班牙。

在欧洲一个的会议室里,坐着一群来自中国的华为工程师。台下的欧洲人眼神充满怀疑,毕竟在他们看来,中国公司还只是代工厂的水平。

余承东站在台前,手里拿着一份技术方案。

这份方案的核心是华为自主研发的第四代分布式基站,能够将GSM、UMTS、LTE等多个标准集成在一体。

听起来很牛,但问题是,连华为内部都有人觉得这是在瞎折腾。

一旦失败,华为可能几年都翻不了身。

但余承东就是要赌这一把。在他看来,不做永远超不过爱立信,不赌永远没有机会。

当Telefónica的技术专家看到华为基站的测试数据时,整个会议室都安静了。信号更强,体积更小,成本更低。

订单到手。

这一仗,华为直接击败了当地的通信龙头,拿下了进入欧洲市场的关键一单。

2006年华为无线业务销售收入达到50亿美元,全球市场份额跃居第三。一个中国公司,硬是在欧美巨头的地盘上站稳了脚跟。

余承东后来回忆说,那一刻他知道,华为不再是那个只会跟在别人后面的公司了。

华为的基站技术后来还拿了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但对余承东来说,最大的收获不是奖项,而是证明了一件事:中国人也能做出世界一流的通信设备。

这一仗奠定了华为在全球通信市场的地位,也让余承东在公司内部彻底站稳了脚跟。

02

二度出击 华为手机从代工到全球第二

2012年,华为终端业务一片死寂。

四任总裁都没能把这块业务做起来,连华为内部都有人建议直接砍掉算了。毕竟给运营商做代工,利润微薄不说,还没有任何品牌价值。

就在这时候,余承东主动请缨。

所有人都觉得他疯了。通信设备和手机完全是两回事,更何况当时的手机市场已经被苹果和三星牢牢占据。一个中国品牌想要挤进去,简直是天方夜谭。

余承东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砍掉所有的代工业务。

这个决定在华为内部引起了巨大争议。代工虽然利润低,但至少有收入保证。砍掉之后呢?万一做不起来怎么办?

余承东的回答很简单:不砍掉代工,永远做不出自己的品牌。

然后他提出了一个更疯狂的目标:要做就做世界第一。

从默默无闻到全球第二,华为手机只用了7年时间。

这期间,余承东承受了多少压力,外人很难想象。2013年华为推出的智能手机因为死机、卡顿问题几乎全线失败,内部甚至出现了“倒余”的声音。

但任正非始终支持他。任正非曾经在内部会议上说:“不支持余承东的工作,就是不支持我的工作。”

余承东后来总结说,做手机最重要的是坚持。失败两次很正常,但第三次必须成功。

03

三战汽车 问界M9成为50万级销冠

2019年,美国对华为实施全面制裁。

华为手机业务遭受重创,芯片供应被切断,海外市场几乎全线失守。所有人都在猜测,华为的下一步棋会怎么走。

余承东给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答案:造车。

50岁的余承东,要在一个全新的领域重新开始。

汽车行业的复杂程度远超通信和手机。产业链长,技术门槛高,而且已经有了BBA这样的百年巨头。一个通信公司想要杀进来,难度可想而知。

但余承东就是要挑战不可能。

他的策略很清楚:华为不造车,但要做智能汽车的大脑。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这些才是未来汽车的核心竞争力。

2024年,问界M9成为50万元以上豪华SUV的销量冠军。

这意味着什么?一个中国品牌,在豪华车这个被德国品牌垄断了几十年的细分市场里,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

问界M9的成功不是偶然。华为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的技术积累,让这款车在智能化体验上远超传统豪华车。

更重要的是,华为证明了中国公司也能做出世界一流的智能汽车。

余承东曾经豪言要把BBA全部干掉,当时很多人觉得他在吹牛。但问界M9的成功,让这句话不再是空谈。

从2020年宣布进军汽车领域,到2024年问界M9成为销冠,华为只用了4年时间。

这4年里,余承东带领团队攻克了无数技术难关,建立了完整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体系。华为的北斗高精度定位、鸿蒙座舱系统、智能驾驶技术,每一项都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总结

三次成功背后的华为文化

余承东的三次成功,表面上看是个人能力的体现,但背后其实是华为文化的缩影。

华为有一句话叫“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这是华为的核心价值观。

以客户为中心,贯穿了余承东三次创业的全过程。

分布式基站解决了运营商的痛点,华为手机满足了消费者对高端产品的需求,问界汽车则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智能化体验。每一次成功,都是因为华为真正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

以奋斗者为本,是华为最核心的人才理念。

余承东在做手机时遭遇失败,任正非没有撤换他,而是说“不支持余承东的工作,就是不支持我的工作”。华为相信,只要是真正的奋斗者,就值得被信任和支持。

长期坚持艰苦奋斗,是华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做基站要十几年才能看到回报,做手机要七八年才能站稳脚跟,做汽车到现在也只是刚刚开始。华为从来不急功近利,而是愿意为了长远目标持续投入。

2024年,华为研发费用支出1797亿元,约占全年收入的20.8%。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12490亿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华为研发员工约11.3万名,占总员工数量的54.1%。

这些数字背后,是华为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余承东能够三次成功,离不开华为这支强大的研发团队支撑。

余承东曾经说过:“失败两次很正常,但第三次必须成功。”

这句话道出了华为文化的精髓:永远保持创业者的心态,永远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三个不同的赛道,三次绝地翻盘,余承东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什么叫华为精神。

而这种精神,正是华为能够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的根本原因。

来源:http://www.cnu.com.cn/character/202507/10384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700号段将成为“隐私号”专用...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周圆 张辛欣)记者3日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印发通知,部署开展号码保护服...
超100颗星链卫星疑似失控陨落... 超100颗星链卫星疑似失控陨落!值得重视 文 | 刘帅军、徐帆江、刘立祥、林翊钧、秦明宇(中国科学院...
“人本智能倡议”扩容 多家知名...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孟培嘉)7月4日,记者获悉,在正在举行的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期间,AI善治...
人形机器人传动系统竞赛:谁将率... 人形机器人正逐步迈向量产的门槛,其核心组件的技术探索仍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各大制造商在传动系统的选择...
突破传统技术瓶颈!我国团队研发... ◎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记者3日获悉,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发...
《永不消逝的圆明园》在京全球首... 大象新闻记者 张子汐 郑子怡 亲身体验穿越历史,与圆明园近距离接触……7月4日,由河南广播电视台旗下...
无锡高新区智慧交通升级,打造未... 在江苏省无锡高新区,一条被誉为“超级公园道”的菱湖大道,近期迎来了科技感十足的新变革——“车路云一体...
河北:省属国企研发投入强度稳居... 在河钢集团唐钢公司,刚生产下线的2GPa超级抗氢脆热成型钢整装待发,准备出厂。这种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
腾讯宣布,智能体可以打赏了 智东西AI前瞻(公众号:zhidxcomAI) 作者 | 江宇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AI前瞻7月4...
我国科研人员在基因治疗耳聋研究... 记者7月4日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获悉,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柴人杰教授联合多家单位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
达利凯普:射频微波MLCC应用... 证券之星消息,达利凯普(301566)07月04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VR大空间作品《永不消逝的圆明... 7月4日,VR大空间作品《永不消逝的圆明园》在圆明园遗址公园举行首发仪式。该项目通过前沿的虚拟现实技...
首家!虎牙公司获视听内容认证证...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董思 近日,广州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
15位数的电话号码要来了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通知,将部署开展号码保护服务业务试点工作。号码保护服务业务是指受快递、外卖、网约车...
公布新名单、展示新成果,门头沟... 7月4日,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年轻 融合 未来”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人才论坛举办。在...
15位数的电话号码,要来了!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通知,将部署开展号码保护服务业务试点工作。 号码保护服务业务是指受快递、外卖、网约...
嵩隆鑫电取得贴片压敏电阻专利 ... 金融界2025年7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惠州市嵩隆鑫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广东鸿铭智能取得双工位抱盒装置... 金融界2025年7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东鸿铭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双工...
轻松健康集团亮相全球数字经济大... 2025年7月2-5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数据局、新华通讯社、联合国开发计...
软科排名碾压北大! GIS 专... 古时,地图主要服务于王侯将相、军事家和航海家。“献图”,则代表着将图中疆土和百姓奉上之意,意味着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