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水文测报中心顺利完成无人机测流系统的开箱验收工作,并组织全员开展实操培训,为水文应急监测增添“科技利器”。
据悉,此次引进的多旋翼无人机测流系统具备先进的“非接触式”测流能力。该系统可在桥测、船测等传统方式难以覆盖的区域上空稳定悬停作业,通过向水面发射并接收雷达波,实现远程、快速、高精度地测算流量与流速。这一技术将显著提升在城市内涝、中小河流洪水等应急场景下的水文数据采集效率和灵活性,为防汛决策提供更及时、精准的数据支撑。
验收环节中,中心技术人员与供应商严格按照对照合同规范,对无人机主体、雷达波测流传感器、高清摄像机、备用电池及地面控制站等核心部件进行清点核验,详细记录设备信息并查验相关合格证明文件。随后的性能测试显示,无人机悬停稳定,雷达测流模块以及各项技术参数均符合设计标准。
为确保新装备迅速形成战斗力,中心随即组织了高强度实操培训。培训采用“理论+实践”模式,邀请专业工程师讲解系统理论框架与安全规程,重点解析设备在复杂环境下的安全飞行策略及雷达测流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流程。理论培训后,参训人员在预设场地依次操作无人机,完成起飞调试、空中定点悬停、远程测流数据获取及安全降落等全流程演练,工程师全程监护指导。
通过严格的设备验收与全员技能培训,广州水文测报中心已在人员与装备层面做好了汛期技术保障准备。这支融合了科技力量的新质监测队伍,将在即将到来的汛期奔赴各监测断面,更高效、灵活地“把脉江河”。
文|记者 孙牧 通讯员 穗水文
图|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