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在医疗事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大型医院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型医院的机电系统,犹如人体的“血管”与“神经”,承担着保障医疗设备正常运转、维持舒适就医环境的重任。从为手术室提供精准温湿度与洁净度的暖通系统,到支撑全院医疗设备运行的电气系统,再到关乎用水安全的给排水系统,每一个机电子系统都不容有失。正因如此,机电验收管理成为了大型医院建设项目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是对施工成果的质量把控,更是为医院后期稳定运营筑牢根基。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大型医疗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中沉淀了深厚的实践智慧。本文聚焦该院机电系统建设与验收环节的典型问题,通过深度剖析解决方案与实践经验,旨在为医疗建筑领域的同行提供具有实操价值的参考范例与技术启示。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建设实践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现总占地面积达29.1万平方米,已建成建筑面积51.6万平方米,为医疗服务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重点项目建设领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作为全国首个获批的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项目、“十四五”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及上海市重大工程,于2022年11月启动。目前,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工程与青浦新城院区一期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推进,二者总建筑面积约26.1万平方米。两大工程将作为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的核心载体,依托徐汇总部院区,落实“七大功能中心”任务。此外,复旦中山厦门医院科研教学楼(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二期项目)已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机电系统设计与施工技术要点
机电系统作为医院正常运行的关键支撑,涵盖电气、给排水、暖通空调、消防、医疗气体、智能化六大核心板块。各系统需严格遵循以下设计施工要求,确保医院功能高效、安全运转。
电气 |
包括高压供电系统、低压配电系统、应急发电系统、照明系统及防雷接地系统,保障医院24小时不间断供电。 |
给排水 |
生活给水系统满足医院日常用水需求,消防给水系统保障消防安全,污水处理系统确保医疗废水达标排放。 |
暖通空调 |
普通空调系统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净化空调系统为手术室、ICU等关键区域提供洁净空气,保障医疗环境安全。 |
消防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实时监测火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时扑灭火灾,机械排烟系统保障人员疏散安全。 |
医疗气体 |
为医院各科室提供氧气、负压吸引、压缩空气等医疗气体,保障患者治疗需求。 |
智能化 |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综合布线系统、门禁监控系统、后勤运维系统等实现医院信息化管理。 |
电气系统
电气系统的设计与安装以供电稳定与安全为核心。
1. 电气设备选型与配置
需满足医院运行负荷需求,考虑设备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可维护性。
合理配置电气设备,确保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设备过载运行。
2. 电气线路敷设与保护
电气线路敷设符合规范要求,避免线路交叉、重叠,减少线路损耗和电磁干扰。
设置完善的电气线路保护装置,如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
3. 电气系统接地与防雷
电气系统接地应可靠,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确保设备和人员安全。
同时设置完善的防雷系统,并定期检测防雷装置。
4. 照明系统
照明系统全面覆盖普通照明与应急照明,在突发停电状况下,保障人员疏散通道的充足照明与安全通行。
暖通系统
1. 暖通设备选型与安装
依据医院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与环境需求,科学精准选型暖通设备,确保设备安装牢固可靠、风管连接紧密无漏风。
2. 空调系统调试与运行
系统安装完成后,需全面调试空调制冷、制热与通风功能,后续建立定期维护保养制度,对过滤器与制冷剂进行及时更换和补充,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 新风系统与节能措施
新风系统着重保障空气质量,积极运用变频控制、热回收等先进节能技术,显著提升系统能效。
4. 暖通净化空调系统
在手术室、ICU等净化区域,严格把控风管洁净度与保温质量,施工完成后必须开展专业洁净度检测,确保空气洁净度达到设计标准。通过维持区域压差梯度,实施风管漏风、漏光试验,并利用压差监测设备验证设计要求的有效性。此外,实现暖通空调与消防系统的有效联动,经反复测试确保排烟功能在紧急情况下正常启用。
给排水及消防系统
给排水系统设计充分满足医院各区域用水需求,确保排水系统通畅可靠。施工过程严格依照设计图纸进行,保障管道安装牢固、接口严密,建立水箱与管道阀门定期检查维护机制。消防系统高度集成火灾报警、灭火与人员疏散功能,全方位保障医院人员生命与财产安全。
1.洁净度检测
净化区域内应确保风管安装过程中洁净度、风管保温。
施工后通过洁净度检测,确保关键区域的空气洁净度符合要求。
2. 压差梯度控制
手术室、ICU、PCR、静脉配置等关键区域需保持一定的压差梯度,风管保温、门窗严密。
进行风管漏风、漏光性试验。通过压差监测,确保压差梯度符合设计要求。
3.系统联动
暖通空调系统需与消防系统联动,启动排烟系统。
通过联动测试,确保系统联动功能正常。
医疗气体系统
采用脱脂紫铜管作为气体输送管道,从材质源头保障气体输送安全可靠。
设备连接处必须进行严格的气密性测试,杜绝气体泄漏隐患。
严格控制终端压力,确保氧气压力误差不超过10%,为医疗设备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智能化系统
实现与后勤机电多系统的深度对接集成,打通能耗管理、设备监控等关键信息通道,支持内网、外网等多网络交互访问。
强化系统安全等级防护体系建设,有效防范信息泄露与网络攻击风险。
确保安防监控系统实现全域覆盖,监控数据存储时长不少于180天,并保证门禁、一键报警等功能稳定正常运行。
机电验收标准化管理流程
前期准备
医院机电验收的前期准备工作需从多方面统筹规划。首要任务是成立验收小组,明确由后勤、基建、设备管理等人员构成的小组成员,并清晰界定各成员职责;同时制定涵盖项目进度和验收内容的详细计划,明确各阶段时间节点与任务分工,还要对小组成员开展验收标准、流程及注意事项的培训,提升工作效率。
此外,制定统一的验收标准也极为关键,需充分考量医院日常运行负荷、特殊科室需求等因素,组织专家审核,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并结合医院实际需求,确保标准的全面性与准确性;同时制定验收计划,明确验收范围、细化各系统验收内容、规划全流程时间节点与责任人,合理调配资源并加强多方沟通协调。
施工准备工作同样不容忽视。借助BIM软件将机电安装布置生成三维立体空间,进行综合布管布线,实现设计与施工的高效衔接。专项验收小组依据设计图纸提前确定机电材料样品,保障每批次进场材料符合要求。施工前组织机电系统样板施工,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避免后续返工及工程量拆改。
实施验收
1. 现场检查与资料审核
医院机电验收实施阶段工作围绕多维度展开,确保验收全面、规范。在现场与资料审核方面,需对设备安装质量、系统连接布局、安全防护设施进行全面现场检查,保障机电设施安装规范、布局合理、防护到位;同时,严格审核施工资料、质量检测报告及调试记录,确保资料真实、完整,为验收提供可靠依据。
2.施工过程中的机电验收
除了现场与资料审核,施工过程中机电验收和系统功能验证同样是验收工作的关键环节。施工项目过程验收涵盖材料进场验收、机电隐蔽工程验收及隐蔽工程资料验收,需对照设备品牌与设计参数验收材料,重点检查风管保温等隐蔽工程,并核查相关资料,经监理、建设(代建)单位验收合格后逐项会签。
此外,分别对电气、暖通、医疗气体系统开展功能性测试,确保各系统运行稳定、功能达标,契合医院实际使用需求。
整改与复验
医院机电验收的整改与复验工作对保障验收质量意义重大。发现问题时,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明确整改要求和期限,施工单位整改后反馈结果,验收小组进行验收,对不合格项目持续督促整改,复杂问题由专家指导,确保整改有效。
复验前明确时间、内容和方法,按计划严格依据标准检查并详细记录,保证整改达标。同时,严格审核验收报告,依据各类数据编制,如实记录验收全程并客观评价,完成后归档并建立电子档案。
此外,由于机电验收专业交叉复杂,需各专业人员紧密配合,不同部门或单位建立高效沟通协调机制,制定详细计划明确责任和时间节点,保障多专业协同顺利开展。为确保验收标准严格执行,要加强学习培训与专家解读,统一理解;结合现场实际灵活处理特殊情况且不降低标准;建立考核机制,杜绝走过场现象,切实落实验收标准。
收尾与移交
医院机电验收的收尾与移交工作围绕总结复盘、资料管理及长效反馈展开。通过召开总结会议,由验收小组组长主持,邀请医院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多方参与,全面总结验收工作,通报验收结果、问题整改情况,分析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与建议,形成会议纪要明确后续工作安排与责任分工,为后续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在档案管理与反馈机制建设方面,按项目、系统、专业分类整理验收资料,涵盖验收计划、检查记录、功能性测试数据等各类文件,建立电子数据库并运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同时做好归档与目录编制,保障资料完整安全。此外,设立意见箱、电子邮箱、电话等多样化反馈渠道,鼓励医院员工、患者反馈机电系统运行情况,对收集的信息分类整理、分析原因、制定解决方案,及时反馈处理结果,并据此持续改进系统管理,定期评估优化反馈机制,确保其高效运行。
本文根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总务处副处长/基建重大项目办副主任 陈相坤在“CHCC2025第二十六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中《大型医院建设项目中机电验收管理》PPT内容整理而成,已经演讲嘉宾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