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8月2日消息(记者郑少纯)8月1日下午,广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全力打好疫情防控歼灭战,力争尽快控制住基孔肯雅热疫情。连日来,广东佛山、广州、东莞、江门等地纷纷开展灭蚊行动。
7月31日下午,在广州白云区永泰乒乓体育公园内,技术人员正将稀释好的杀蚊药剂倒入宽约1.8米的农业无人机“肚子”——智能喷洒容器。飞手轻轻按下启动键后,随着一阵嗡鸣,无人机缓缓升空,沿着预设航线平稳巡航,机腹下的喷头将环保灭蚊药剂转化为绵密的药雾,均匀洒向公园山坡上的树木、草坪及周边绿化带。
记者从广州市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以下简称“白云区城管局”)获悉,7月30日以来,其率先试点四旋翼无人机搭载智能喷洒系统进行灭蚊,全覆盖消杀道路绿地、公园等复杂区域。7月30日至31日,白云区城管局已成功完成永泰乒乓体育公园、白云新城、永平春辉路等区域共15.7万平方米的绿地消杀。
四旋翼无人机搭载智能喷洒系统进行灭蚊(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无人机一次可以装150斤的灭蚊药,续航时间是14分钟左右,快速换药和更换电池后,又可以继续作业。”操作无人机的飞手介绍道,当天在永泰乒乓体育公园闭园并确定航线的情况下,无人机每分钟消杀面积约500平方米,在道路绿地则需要避让行人,每分钟可完成约250平方米消杀。
四旋翼无人机(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上述飞手表示,绿地容易产生很多潮湿隐蔽角落,如茂密的灌木丛、潮湿沟渠、陡峭坡地,还有高层建筑屋顶部等,这些地方工人很难触达,容易滋生蚊虫。无人机凭借灵活的低空飞行能力,不受地形限制,可以实现高效全面的消杀防控,也减少人工作业的安全隐患。
白云区城管局绿化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无人机可以针对白云山及有林山体周边公园、城中村房屋顶等工人不易通达处进行消杀,有效补齐了人力消杀的短板。
据介绍,在安全性方面,无人机操作员可远程控制设备,避免作业人员直接接触杀蚊药剂,大大降低药物吸入概率,减少中毒风险,同时也减少人员作业带来的疫情传播隐患,保障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
“从长远来看,无人机灭蚊消杀还具备经济性和可持续性。虽然初期投入较高,但无人机作业效率是人工的倍数级增长,长期来看可降低人力成本,为‘低空经济+公共卫生’融合提供创新模式。”上述白云区城管局绿化科相关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