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中,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各个领域。在鹤壁市,政务服务在AI的加持下,实现了“技术+场景+数据”的深度融合,极大地提升了服务效能和群众的办事体验。
8月1日,市民马慧慧通过手机打开鹤立办App,“DeepSeek AI助手”专栏出现在屏幕醒目位置。
“我想办理不动产登记,需要什么材料?怎么操作?”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马慧慧输入一连串疑问,很快就得到了解答,从材料清单、办理地址到有关部门的服务电话应有尽有。
“真方便!真高效!”马慧慧说,之前想要了解这些信息,需要先到窗口排队咨询,现在通过手机就能轻松搞定。
今年2月22日,鹤壁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在“鹤立办”App上线DeepSeek智能助手,提供7×24小时互动问答,成为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的得力助手。
笔者实际体验发现,无论是办理社保、公积金,还是申请营业执照、不动产权证,鹤立办的AI助手都能给出准确答复,让办事群众告别反复咨询、材料遗漏的困扰。
“接入DeepSeek后,相较于传统的面对面服务、电话客服或网络查询,群众获取信息的时间大大缩短了。”鹤壁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政务服务科工作人员介绍,智能客服通过自然语言交互、知识库动态优化、个性化推荐等技术,构建覆盖咨询、办事、评价全流程的闭环服务体系,大幅提升窗口服务效能,为市民带来更加便捷的办事体验。
据了解,鹤壁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依托鹤壁智算中心本地化部署的“满血版”DeepSeek大模型,构建起了242个高频事项知识库和119个企业、群众常见问题知识库,系统还能通过大模型的学习训练不断提高应答质量,逐步提升政策解读准确性、场景覆盖全面性和服务响应人性化水平,形成“技术融合、数据驱动、场景创新”新模式。
除了手机端的“鹤立办”App有了AI赋能外,在鹤壁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大厅内,同样设置了DeepSeek自助服务区。
在这里,以往在窗口排队十几分钟甚至半小时才能问清的事,现在30秒内就能得到精准答案。这种即问即答的高效交互,让群众在办事过程中少了等待的焦灼,多了“问即有解”的顺畅体验。
“我们还通过整合智能客服、光学字符识别等技术,积极探索推出了视频办、证照到期提醒、智能约号等新的服务模式和场景。”鹤壁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政务服务科工作人员介绍,自鹤壁市政务服务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以来,已经累计为8000余人次提供咨询解答服务,日均使用频次还在稳步提升。
鹤壁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该局将围绕既有数字化成果,探索将深度求索(DeepSeek)公司研发的大模型技术应用至复杂审批场景,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平台功能,丰富服务供给,让更多业务实现“掌上办”“网上办”,打造“精准直达、化繁为简、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新范式,为群众和企业带来更加优质的政务服务体验。
这样的创新实践多多益善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明确推动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常态化实施,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加强部门协同和服务集成,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从“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
在鹤壁市,当30秒的智能咨询替代半小时的排队等候,当数据“跑路”替代群众跑腿,笔者在采访中真切体会到了人工智能技术为政务服务带来的效能提升与体验优化,这样的创新值得肯定与推广。
群众满意是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从联审联批到容缺办理,从多窗办理转为一窗通办,从被动响应升级为主动服务……近年来,在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便利化进程中,鹤壁市积极探索实践,无论是办事时间的有效压缩,还是所需材料的明显精简,最终都惠及群众和企业的办事体验。
从“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不仅是技术升级,更考验着政府服务效能的提升。鹤壁市坚持探寻政务服务优化路径:既深化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训练,提升智能客服精准应答能力;又拓展“视频办”等创新应用场景,将便民利企理念融入服务全流程。这种“技术赋能+场景创新”的双轮驱动,避免了技术空转或流于形式,确保服务实用、管用、好用,此类以实效为导向的创新实践值得大力倡导。(来源:鹤壁市委宣传部 作者:肖莉萍 常凯 范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