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经济报记者 张韩虹
在全球绿色能源转型的浪潮中,航空领域的电动化进程正成为新的焦点。日前,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常熟总部召开航空动力电池系统适航取证与量产交付发布会,犹如璀璨的新星,照亮了江苏乃至全国航空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道路。记者了解到,这款双座电动固定翼飞机 RX1E 成功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适航证并开启批量化交付,不仅标志着江苏成为全国首个实现航空动力电池规模化应用的省份,更是江苏航空动力电池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适航取证堪称航空动力电池领域的一场 “大考”,其难度之高、周期之长、成本之巨,让众多企业望而却步。中国民航局对产品设计、生产体系、质量控制等全环节的审查极为严苛,而这也正是企业抢占行业先发优势的关键门槛。针对市场需求,正力新能早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发展的早期阶段,便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看到电动航空这片具备广阔前景的未来新兴领域。
电动航空作为交通电动化的技术制高点,对电池性能的要求远高于车用电池。航空动力电池长期面临 “高能量密度、高充放电倍率、高安全性” 这一黄金三角难以兼顾的难题。正力新能总裁陈继程介绍,面对低空经济与电动飞行器的市场热点,正力新能提前布局电动飞行器电池的研发,通过系统性的材料体系创新和电芯设计优化,于2023年在业内首次提出了“三高一快”的综合性技术目标,即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快充。在技术实现上,正力新能通过采用超高容量多元正极材料和硅基负极,显著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在安全性方面,正力新能通过双重半固态技术和热电分离结构设计,确保了电池在极端条件下的稳定运行。
正力新能的成功并非孤立现象,而是江苏航空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江苏积极布局低空经济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相关产业发展,计划到2027年,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机制运转高效,低空经济发展规模全国领先。到2030年,智能互联、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低空设施网基本建成,覆盖上中下游的特色产业链基本形成,低空飞行应用融入生产生活,低空经济成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长极,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低空经济发展高地。
今年初,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加快推进低空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重点推进航空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电动低空航空器核心部件研发。依托江苏在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车联网、动力电池、新材料等领域的优势,选取有条件的产业园区,完善省市共建机制,积极发展低空制造产业及相关生产性服务业,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低空制造产业创新发展园区。
虽然,江苏航空电池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以正力新能为引领的企业在技术创新、适航认证、产业协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电动航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产业发展也面临着技术、成本、环保、政策和市场等多方面的挑战。从技术层面来看,尽管以正力新能为代表的企业取得了一定突破,但航空电池技术仍需持续创新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航空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充放电倍率、安全性等关键性能指标还有提升空间,且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以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在成本方面,电池生产成本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大,钴、锂等关键原材料价格一直处于高位,给企业带来巨大成本压力。
当然,机遇总是与困难并存。目前,航空动力电池已显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其应用场景以无人机物流、观光游览等为主,年市场需求超50亿元。随着“氢能—锂电”混合动力技术的成熟,航空动力电池市场可能进一步扩容,叠加储能、航空应急电源等衍生需求,整体规模有望超千亿元。与此同时,动力电池是江苏省重点培育的10条卓越产业链之一,被纳入“1650”产业体系。江苏省动力电池产业区域集聚效应愈发凸显,已形成“常州、南京两大集聚中心,无锡、南通2个材料装备配套基地,盐城、苏州、镇江等多点支撑”的区域协同发展格局。伴随着创新生态的不断完善,江苏航空电池产业将迈向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