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企业网络环境日益复杂:员工使用个人设备办公(BYOD)、
远程接入增多、IoT设备广泛部署、访客网络需求上升……这些都极大扩展了网络攻击面。
一旦一台未授权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接入内网,
就可能成为病毒传播、数据泄露甚至勒索攻击的跳板。
如何确保只有“可信设备”和“合规终端”才能接入企业网络?
网络准入控制正是应对这一挑战的核心安全技术。
一、什么是网络准入控制(NAC)?
它是一种网络安全策略与技术体系,旨在对试图接入企业网络的终端设备进行身份认证、
安全状态评估和访问权限控制,确保只有符合安全策略的设备才能接入网络,
并根据其身份、角色和设备类型分配相应的网络权限。
简单来说,NAC就像企业网络的“智能门卫”:
查身份:你是谁?是否有接入权限?
查健康:你的设备是否安装杀毒软件?系统是否打补丁?
定权限:你该访问哪些资源?能连接到哪些区域?
通过这一系列检查,NAC有效防止“带病设备”或“非法终端”进入内网,从源头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二、2025年三大主流网络准入控制系统功能详解
零信任架构的普及和AI技术的融合,
现代NAC系统已从传统的“端口封锁”升级为智能化、自动化、策略驱动的综合安全平台。
以下是2025年最具代表性的三类NAC系统及其核心功能:
1. 安企神软件
适用场景:大型企业、跨国公司、政府机构
核心功能亮点:
终端身份认证
支持多种认证方式,如用户名、密码等,确保只有经过注册和授权的用户和设备才能尝试接入网络。
终端安全合规检查
查看设备有没有装企业指定的杀毒软件、系统补丁是否更新到最新、有没有禁用违规软件。
不合规的设备将被隔离在“隔离区”,无法访问核心业务系统,直到修复完成并通过检查。
非法外联与违规接入监控
实时监控已接入内网的设备,防止其违规连接外部网络(如使用手机热点、无线网卡上网)或接入未经授权的外部设备(如U盘、移动硬盘)。
一旦发现,可立即触发报警、断网甚至锁屏,从源头上阻断数据泄露和病毒传播路径。
终端资产自动发现与管理
自动扫描并发现网络中所有在线的终端设备(包括PC、笔记本、手机、打印机、IoT设备等),形成详细的资产清单。
记录设备的IP/MAC地址、操作系统、厂商、在线时间等信息,帮助IT部门清晰掌握网络资产状况,告别“黑户”设备。
优势:功能全面、稳定性高、生态完善,适合复杂网络环境。
2. Aruba ClearPass
适用场景:高密度无线网络、医疗、教育、智能制造
核心功能亮点:
全类型设备识别:自动识别超过200万种设备指纹(包括手机、打印机、摄像头、工控设备等),解决IoT设备“盲区”问题。
零配置接入:访客或员工可自助注册设备,系统自动完成证书发放与策略绑定,提升用户体验。
策略自动化:基于上下文策略引擎,结合用户、设备、时间、位置等维度动态调整访问权限。
与Aruba ESP云平台集成:支持云端统一管理,实现本地与云环境的一体化准入控制。
API开放架构:可与SIEM、SOAR、CMDB等系统对接,实现安全联动与自动化响应。
优势:特别擅长处理无线网络和海量IoT设备接入,管理灵活,扩展性强。
3. TDP-NAC
适用场景:政府、金融、能源等对国产化和数据安全要求高的单位
核心功能亮点:
零信任架构设计:遵循“永不信任,持续验证”原则,所有接入请求均需严格认证与授权。
国产化适配支持:全面兼容麒麟、统信UOS、龙芯、飞腾等国产操作系统与芯片平台。
终端安全联动:与国内主流杀毒软件、EDR、桌面管理软件集成,实现终端健康状态实时评估。
可视化策略管理:提供图形化策略配置界面,支持按部门、项目、角色批量下发策略。
审计与溯源能力强:完整记录设备接入日志、认证过程、策略执行情况,满足等保2.0和数据安全合规要求。
优势:符合国内安全合规标准,本地化服务响应快,适合信创环境部署。
在2025年,网络边界日益模糊,传统的“城堡式”安全防护已难以为继。
网络准入控制(NAC)作为零信任架构的基石,正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它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企业构建主动防御体系的关键一环。
无论您是IT管理者还是安全负责人,都应重新审视NAC的价值,选择合适的系统,
让每一台接入网络的设备都“身份可信、状态合规、权限清晰”,真正实现安全可控、高效协同的数字化办公环境。
你所在的企业是否已部署NAC系统?欢迎留言分享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