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工投工业科技聚焦国企深化改革、落实新发展理念,牢牢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牛鼻子”,以提升项目效益为核心主线,构建覆盖决策、设计、招标、施工、结算等全链条、多维度的精细化管控体系,为项目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挖掘降本潜力、提升资金效能,推动项目高质量落地,为企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构建管控体系 拧紧投资控制总阀门
严格遵循“事前预防、主动控制”原则,构建以目标成本为导向、限额设计为约束、概算审核为抓手的前期管控体系。强化项目设计概算审核,从源头把控投资规模,针对景观、装饰等重点工程,明确限额设计指标,设定成本上限与技术标准,实现设计与成本高效协同。
通过精准优化,包河项目节约地库面积8000平方米,节省造价约2000万;高新智谷二期项目地库由两层优化为一层,减少地库面积8000平方米,降低建设成本3000万。
注重过程管理 力争项目效益最大化
针对施工界面划分这一关键环节,制定工程类施工界面划分标准,明确界定各专业发包范围,常态化建立标准合同范本修订机制,动态完善权责、违约及结算等核心条款,提升合同规范性、适用性。同时,建立完善清标交底机制,组织交底会议明确成本管控重点和签证争议风险,推动“全员成本管理”理念落地。
2022年以来,累计完成214个合同项目竣工结算审核,涉及金额28.29亿元,送审金额28.44亿元,审定金额27.12亿元,实现项目核减额1.32亿元,其中,因未按招标施工扣款4468.63万元,合同条款执行不到位扣款465.02万元,充分彰显成本管控质效。
做好后端保障 构建工程质量全链条
建立严格的质量验收标准和过程管控体系,以全链条责任倒逼机制,推进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首件样板引路、停止点检查、过程巡查监督等措施,确保质量管控“一次成优”;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风险预防机制,以职工安全教育、技能培训、安全大检查为抓手,加强监督管理,守护项目“最大效益”。
从体系搭建到实践深化,公司通过源头优化、过程严控和质量监督,有效挖掘成本潜力,提升资金效能,全力打造全过程工程项目新标杆。下一步,工业科技将持续推动精细化管理向“形神兼备”“常态长效”跨越,在筑牢效益根基的同时,不断拓展管理深度和创新广度,持续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王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