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在深入人类世界的各个层面,也让“眼见不再为实”。目前,多个国家正在思考或已立法,规范人工智能在政治活动中的使用。
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关于人工智能的书籍展台(新华社资料图)
据环球时报消息,新西兰广播公司5月1日发布用人工智能玩政治:新西兰为何需要规范竞选中的“虚假图像”。文章指出,在人工智能(AI)生成图像和视频的时代,眼见不再为实,政治家和专家正在警告选民,不要轻易相信他们所看到的内容是真实的。
利用AI生成用于误导或传播虚假信息的图像或视频的深度伪造技术,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美国总统竞选初期,在一段模仿时任美国总统拜登的深度伪造语音片段中,他告诉选民不要在新罕布什尔州初选中投票。在澳大利亚的竞选活动中,工党在其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了一段AI生成的反对党领袖彼得·达顿跳舞的视频。
一些澳大利亚选民认为,政治广告中使用的某些AI技术“令人尴尬”,比如一名白人女性政治家在竞选活动中使用自动调音的说唱。还有人提到,在政治领域,深度伪造的内容也有所增加,大多数人都无法识别AI生成的内容。
早在去年2月,布鲁金斯学会(美国著名智库)技术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达雷尔·韦斯特就曾发表提醒,他称,“2024年的美国大选将会出现人工智能(AI)生成的虚假信息海啸。我们已看到这种情况,且情况将会变得更糟。”AI参与政治选举,将对包括美国、俄罗斯、印度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生影响,覆盖超过全球半数人口。
2025年人工智能行动峰会(新华社资料图)
目前,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多个国家正在考虑或已通过立法,对在政治传播中的AI使用进行管控。韩国则开始重拳出击,禁止在选举前90天内使用深度伪造技术进行政治广告宣传,并成立了打击AI深度伪造专案组,违反相关法规者将被处以最高7年有期徒刑及最高5000万韩元的重罚。
2024年,美国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表《2024年全球风险报告》,将AI生成的错误和虚假信息排在气候变化、战争和经济疲软之前,列为全球十大风险之首。该报告是对1400多名全球专家、政策制定者和行业领导者进行调查后撰写的。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扎希迪表示:“这些错误和虚假信息加速传播,将加剧以两极分化和不安全为特征的全球秩序和经济的不确定性,各国领导人必须齐心协力应对这些挑战。”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也曾指出,开发出能有效识别和过滤AI深度造假内容的算法并不容易,需要大量的研发和持续的技术更新。即使有了有效的技术,如何确保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和有效执行也是一个挑战。这需要各国政府、科技公司、法律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紧密合作。国际合作在防范AI对人类安全产生负面影响方面至关重要。
AI发展虽然带来挑战,但未来对人类的帮助也很大。人类刚进入AI时代,虽然AI引发不少安全担忧,但也无须患上“AI恐惧症”,毕竟人类发明AI的本质是为了帮助自己。
极目新闻综合环球时报、中国青年网
(来源:极目新闻)
下一篇:晚报 | 5月8日主题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