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在北京召开的昇腾计算产业发展峰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宣布,华为CANN Mind系列应用套件及工具链全面开源,支持用户自主的深度挖潜和自定义开发,加速广大开发者的创新步伐,让昇腾更好用、更易用。
CANN全称为“Compute Architecture for Neural Networks”,是华为主导的神经网络异构计算架构,它是把上层AI训练框架(如PyTorch、TensorFlow、MindSpore等)和底层昇腾AI芯片连接起来的桥梁,让开发者不用关心昇腾AI芯片细节就能对底层算力进行调度和执行,帮助开发者打造适用于华为昇腾AI芯片的应用。但是,CANN并未得到行业的广泛的支持,远不及英伟达的CUDA。此番华为开源CANN,将有助于加速开发者创新并改善昇腾AI芯片的可用性。
华为表示,来自AI领军企业、伙伴、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代表共同探讨了如何更好地构建开源开放的昇腾生态,共同发起了《CANN开源开放生态共建倡议》,以凝聚产业力量,共探AI边界,共建昇腾生态。徐直军强调,华为AI战略的核心是算力,并坚持通过昇腾硬件变现。
外界认为,这是中国摆脱对于英特尔AI芯片及CUDA生态依赖、实现科技自主的关键步骤之一,将鼓励更多开发者投入昇腾AI软件生态的建设。报道称,在合适的场景下,华为昇腾AI芯片的性能正逐步追赶英伟达Blackwell B系列芯片。
相比之下,英伟达一直坚持将其CUDA 做成封闭式的“护城河”,其生态系高度绑定英伟达硬件,这也让很多开发者相当不满。
虽然市场上曾出现如ZLUDA 等计划,试图通过转译层让CUDA 支持其他GPU,但多数计划因英伟达的反对而无疾而终。英伟达更在2024年明文禁止转译层技术,并从CUDA 11.6 版本就开始实施。
不过,英伟达今年也推出了新服务“NVLink Fusion”,为云端供应商提供一种简单途径,可利用任何ASIC、英伟达的机架系统与英伟达的端对端网络平台,将AI 工厂扩展到数百万颗GPU。
华为此次将CANN 开源,有望加速推动其昇腾AI芯片的市场采用率。不过CANN 要追上已有18年历史、并持续更新至今的英伟达CUDA,可能仍需很长的时间。
编辑:芯智讯-浪客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