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由大到强攀高向优
创始人
2025-08-06 21:41:44
0

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建成运营,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商业飞行……中国制造上天入海,不断取得创新突破,由大向强的步伐坚定有力。

“十四五”时期,我国制造业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每年制造业增加值超过30万亿元,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立足已有基础,中国制造积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正重塑新优势、迸发新动能。

规模优势不断巩固

“十四五”期间,我国制造业最突出的表现是规模优势持续巩固,全球竞争力不断增强。

“这背后是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强大的供应能力。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焕发新活力,如钢铁行业全面推进超低排放改造,轻工领域研发投入强度大幅提升,船舶、电机等行业增加值快速增长,老产业发新芽。”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说。

“十四五”时期,我国加快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关兵认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强化。2024年我国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46.3万家,是2020年的1.7倍。我国已有超570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占比近四分之一,科技领军企业在产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更加凸显。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明显提高。2024年我国专利合作协定(PCT)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全球申请量前十大企业中有4家中国制造业企业。5G通信设备、“复兴号”动车组、光伏发电装备、大飞机、大型LNG船等一大批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

创新方面亮点频出,成为驱动制造业升级的核心力量。2024年集成电路年产量比“十三五”末增长72.6%,增加约1900亿块,越来越多产品装上了“中国芯”;高铁、船舶与海洋工程等装备取得新突破,人工智能(AI)、量子科技等领域创造了多个全球“首次”和“第一”。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引擎。”浪潮智能生产董事长张金龙认为,数字经济时代,传统产业加“数”前行,需要依托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数字技术,充分发挥数字化服务商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优势,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逐浪AI大潮,浪潮智能生产研发智产大模型,深耕矿山、石化、装备等行业领域,为生产制造环节提供智能化场景解决方案,打造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和智慧矿山。例如,在矿山行业,浪潮智能生产为矿山装上“AI大脑”,赋能晋普山煤业打造煤矿智能综合管控平台、AI视频分析平台、灾害综合防治系统、智矿数字人系统等,实现安全与效率双提升。

“十四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加速优化,高端制造占比稳步提高。高端化迈出新步伐,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持续提升,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智能电车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高端品牌;智能化全面渗透,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大幅提高,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深入,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不断涌现;绿色化转型成效显著,清洁能源发电行业销售收入快速增长,生态保护类行业实现快速发展,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

关兵介绍,从高端化看,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由2020年的33.7%、15.1%提升到2024年的34.6%、16.3%,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从智能化看,工业机器人密度由2020年每万人246台提升至2023年每万人470台,在全球排名中从第九提升至第三。目前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189家“灯塔工厂”中,我国占79家,居全球首位。从绿色化看,截至2024年,国家级绿色工厂达到6430家,实现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约20%。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86.6万辆,是2020年的9.4倍。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十四五”期间,我国制造业成为新质生产力培育的主阵地,在多个维度实现突破。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快速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蓬勃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突破万亿元大关,低空经济、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未来产业布局全面展开,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一批前沿成果。创新生态持续优化,企业创新活力充分激发,开源社区、创新平台等新型研发组织快速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推动产业升级,也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成为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力量。

“距离制造强国,我国在研发创新和企业竞争力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关兵分析,从上市公司数据看,2024年美国制造业上市企业的研发费用合计为2.6万亿元,我国为1.3万亿元,仅是美国的50%;美国制造业上市企业达6.2%,我国为3.6%,仅是美国的58%;美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净利润率为7.86%,我国为4.57%,仅是美国的58%。产业创新和企业竞争力是衡量制造强国的重要指标,“十五五”期间,我国需要在研发创新、企业竞争力方面久久为功,夯实制造业发展根基。

朱克力认为,迈向制造强国,我国制造业仍需在几个关键领域持续发力。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需进一步提升,在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关键材料等领域还存在短板,必须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卡脖子”技术。产业基础能力需要夯实,要强化质量品牌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创新生态体系有待完善,要进一步优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绿色低碳转型还需深化,要推动制造业全链条绿色化改造,发展循环经济,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要抓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新模式新业态。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我国制造业必将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朱克力说。

来源:经济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加入“Robotaxi盈利... 来源:财富中文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美无人驾驶竞逐赛中,中国又增加一块练兵场——上海。 7月2...
流畅便宜好用且性能好、服务佳的... 在数字化时代,云手机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远程控制手机、虚拟iOS系统...
杜绝“性能过剩”,手机品牌可不... 当我一看到现在手机品牌“疯狂”初心,讲实话心中就会有一种感叹,各种花里胡哨的功能,各种很牛的参数,讲...
机器人变身售货员!天府绛溪实验... 近日,天府绛溪实验室机器人训练技术创新中心零售场景临时训练场正式启用。在实验室的“未来便利店”里,机...
台州临海杜桥镇:“共享人才”激... 在台州临海市杜桥镇,“国家级眼镜质量提升示范区”的招牌正被赋予新内涵。曾经以“量”取胜的杜桥眼镜,如...
无人机巨头进军扫地机器人赛道:... 无人机巨头“大疆”跨界进军扫地机器人赛道。 8月6日,DJI大疆推出首代扫地机器人DJI ROMO系...
百镜出道,C位依旧:WAIC顶... 如果说 WAIC 2025 是今年 AI 硬件的「集体高考」,那 Rokid Glasses 无疑是...
事关AI!周鸿祎最新发声 来源:中国基金报 【导读】三六零董事长周鸿祎称,AI大模型必然要进化到智能体 中国基金报记者 卢鸰...
河北省自然资源联合选址选线应用... 为做实做细做优交通、能源、水利等项目前期工作,提升用地审批质量和效率,近日,河北省自然资源厅研发的河...
科技云报到:Agent应用爆发... 科技云报道原创。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后,AI开始加速进入Agent时代。 当AI从“被动响应”迈向“主...
万亿赛道崛起,属于海南的时间来... 8 月 4 日 18 时 21 分,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 ...
周鸿祎:安全智能体为应对 “超... 中新网北京8月6日电 (记者 夏宾)第十三届互联网安全大会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360集团创始...
大疆全景相机镜头起雾?温差的锅... 2025 年 7 月 31 日,大疆正式发布了其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以 2999 元的...
欢乐一夏,市图图书馆“周末趣学... 黄山市图书馆于7月8日恢复开馆,焕然一新的软硬件设施改善提升了阅读体验,来馆读者络绎不绝。同时,黄山...
【全网最详解析】大疆首款扫拖机... 2025 扫拖机器人怕是要变天了! 靠无人机「统治」天空的大疆,居然下凡了,首款扫拖机器人 DJI ...
维仕科技取得一种发声单元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维仕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发声单元”的...
华为车辆编队专利公布 8月6日,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车辆编队方法及电子设备”专利公布。 摘...
制造业由大到强攀高向优 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建成运营,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商业飞行……中国制造上天入海,不断取得创...
全新360安全云发布 打造AI... 8月6日,360安全在新品发布会暨合作伙伴大会期间发布全新360安全云产品,深度诠释“安全即服务”理...
原创 埃... 文/杨剑勇 工业机器人行业经历两年调整后,埃斯顿在2025年迎来关键转折点,2024年该公司遭遇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