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本推出高仿真“伴侣型”机器人,皮肤逼真引热议
创始人
2025-08-26 08:40:21
0

当智能音箱能记住你的听歌偏好,扫地机器人能规划清洁路线,人工智能早已悄悄钻进生活的缝隙。而在机器人技术的赛道上,那些长得像真人的拟真机器人,始终是最抓眼球的存在 —— 它们打破了 “机器只是工具” 的刻板印象,尤其是日本最新推出的一款女性拟真机器人,刚亮相就成了科技圈和社交平台的热议焦点。

作为全球机器人研发的 “先行者”,日本这几年在拟真领域的动作一直很亮眼。这次新推出的女性机器人,光看外观就足够让人惊叹:发丝根根分明,睫毛柔软得像自然生长,连皮肤下隐约的毛细血管都做得惟妙惟肖。更特别的是肌肤触感,据说研发团队用了新型硅胶材料,摸起来和真人皮肤的弹性、温度几乎没差别。而它主打的 “陪伴功能”,更是精准戳中了不少人的需求,尤其是在宅男群体里,很快就掀起了讨论热潮,有人甚至在论坛里分享 “想预约体验” 的期待。

其实日本对机器人的执念,早从动漫里就能看出来。从《高达》里能载人战斗的机甲,到《哆啦 A 梦》里陪大雄哭笑的蓝胖子,再到《铁臂阿童木》里充满正义感的机器人少年,这些经典角色不仅是几代人的童年回忆,更像一颗颗种子,在日本人心里种下了 “机器人能成为伙伴” 的想法。现实里,不少机器人的设计都能看到动漫的影子:比如有的机器人眼睛设计,借鉴了《新世纪福音战士》里的机甲元素;有的陪伴机器人的语音语调,像极了《樱桃小丸子》里温柔的姐姐。如今,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研发机器人对很多日本人来说,早已不只是 “搞科技”,更成了实现 “理想陪伴” 的一种方式 —— 有人想让机器人陪自己聊天解闷,有人希望机器人能复刻 “理想中的相处模式”,这些需求都成了研发的动力。

和其他国家比,日本在机器人研发上的思路确实不一样。有的国家更看重 AI 的 “大脑”,比如让机器人能解决复杂数学问题、辅助科研;有的国家专注 “实用功能”,比如研发能搬运重物的工业机器人、照顾老人的护理机器人。但日本偏要在 “像人” 这件事上做到极致:大阪大学的石黑浩教授,就是这个方向的 “领军者”。他带领团队研发的人形 AI 机器人 ERica,不仅会眨眼、微笑,还能根据对话内容调整语气和表情,甚至能做出 “思考时轻轻皱眉” 的细微动作。之前在一场科技展上,ERica 和主持人对话时,有人当场感叹 “如果不仔细看,真以为是真人在说话”。这种对 “拟真度” 的极致追求,让日本的机器人总能在 “像人” 这件事上领先一步。

而 “伴侣型” 机器人的出现,其实和日本当下的社会现状分不开。这些年,日本年轻人 “不婚” 成了趋势,尤其是男性群体,不少人觉得 “恋爱太麻烦”“婚姻压力大”,但心里对 “有人陪伴” 的需求并没减少 —— 比如想下班回家有人说说话,想周末一起看看电影,哪怕只是安静地待在同一个空间里。这款女性拟真机器人,刚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它不仅长得像真人,还加入了很多 “人性化设定”:比如会记住你喜欢的零食口味,在你加班晚归时说 “辛苦了,给你热了牛奶”;会根据你的情绪调整话题,你开心时陪你聊趣事,你低落时会说 “没关系,我陪着你”。这种 “懂你” 的设定,让它不像冷冰冰的机器,更像一个 “永远不会发脾气的伙伴”。

为了让每个人都能找到 “理想型”,商家还推出了定制服务。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机器人的发型、眼睛颜色、身高体型,甚至能调整眉毛的弧度、嘴角的微笑幅度。据说未来还会开放 “性格定制”—— 比如你喜欢活泼开朗的,机器人就能多讲笑话、爱撒娇;你偏爱温柔文静的,机器人就会说话轻声细语、喜欢聊文学。这意味着,以后的 “伴侣型” 机器人,不再是千篇一律的 “标准款”,而是能精准匹配每个人 “心中完美陪伴者” 的样子。

不过现在想拥有这样的机器人,还得跨过 “价格关”。项目刚启动时,单个机器人售价高达上千万日元,换算成人民币得几十万,对普通人来说还是 “天价”。而且从技术层面看,想让机器人真正实现 “像真人一样理解情绪、灵活应对突发情况”,还有不少难题没解决 —— 比如现在的机器人只能应对预设好的对话,遇到没见过的场景,可能会出现 “答非所问” 的情况。但研发团队也说了,会继续优化 AI 算法,未来还会加入 “情感识别” 功能,让机器人能通过你的语气、表情,判断你的心情变化。

尽管还有很多挑战,但日本在拟真机器人领域的探索,还是让我们看到了科技的另一种可能:也许未来某一天,机器人真的能像朋友、家人一样,陪我们吃饭、聊天,甚至一起面对生活里的难题。它们不再是放在角落的 “高科技玩具”,而是能融入日常、提供温暖的 “伙伴”。而这种探索,也在悄悄改变我们对 “陪伴” 的定义 —— 毕竟,无论是人还是机器,能让人感受到被在乎、被需要,才是陪伴最核心的意义。

现在回头看,从动漫里的幻想,到实验室里的原型,再到慢慢走向市场的产品,日本拟真机器人的每一步,都在把 “机器陪人” 的想法变得更真实。或许未来,当我们聊起 “陪伴”,不再只想到家人朋友,还会想到那些长得像真人、能懂我们心思的机器人 —— 而这,就是科技最温柔的样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R 技术路线之争,一拖二方案... 在 AR 产业的技术体系中,光学显示方案是连接虚拟信息与现实场景的核心载体,直接决定了用户视觉体验的...
特朗普要干掉光伏的天真想法,离... 引言 最近美国太阳能概念股迎来一轮暴跌,真正的背后推手仍是特朗普。 特朗普上周二向可再生能源宣战...
长视频平台,天生命不好 “我们偏爱连傻瓜都能经营的企业,因为迟早会有傻瓜来经营——护城河应深到能抵御庸才。”但有些行业,其商...
中越青少年“手拉手”研学营圆满... 8月24日,随着文山青少年的欢送歌声缓缓落下帷幕,“友谊传星火 牵手向未来”2025年中越青少年“手...
大国重器传来好消息!江门中微子... 2025年8月26日,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成功完成2万吨液体闪烁体灌注,并正式运行取数。经过十...
奔驰AMG GT XX概念车刷... 8月25日,知名汽车博主张抗抗KK 发文称,奔驰AMG GT XX概念车刷新了纯电车的24小时耐力赛...
年轻人熬夜后最恐惧的病,居然被... 作者:张雪莹 看到下面几段话,估计很多读者会困惑,核电站和治疗癌症有什么关系? 在大多数人眼里,核电...
中集集团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低...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中集集团(000039)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低温...
昆山农商银行:焕新智慧厅堂 升... 昆山农商银行围绕数字化转型要求,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运营管理深度融合,以厅堂一体化改造为契机,依托智能...
你知道吗?光伏不但能改造沙漠,... 我们平时看到的光伏新闻,通常都是行业突破、技术突破、规模突破、商业突破,这些年来我国的光伏产业确实创...
苹果有望明年推出首款折叠屏手机... 目前,除苹果外的主流手机厂商,均已推出折叠屏手机产品,而苹果何时入局或推出首款折叠屏手机,备受市场关...
连通新丝路⑤ | 77.6万架... 2025年8月的一天,深圳市民王女士在手机上下单了一份海鲜,15分钟后,一架顺丰无人机就将包裹精准投...
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再创佳绩,刷... 中国空间站在近期的科学实验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空间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带来了新发现。 科学家们在...
原创 寒... 站在人工智能风口上的寒武纪,伴随着各种消息,飞起来了!8月25日,寒武纪再次大涨11.40%,市值高...
售价2万5!英伟达推出机器人“... 梦晨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英伟达直接把服务器级别的算力塞进了机器人体内。...
天岳先进x东芝电子元件,碳化硅... 近期,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东芝电子元件")与山东天岳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
中净弘取得应用于净水器滤芯快拆... 金融界2025年8月2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净弘(深圳)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原创 日... 当智能音箱能记住你的听歌偏好,扫地机器人能规划清洁路线,人工智能早已悄悄钻进生活的缝隙。而在机器人技...
英伟达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大... 英伟达近日震撼发布专为物理AI与人形机器人设计的全新力作——NVIDIA Jetson Thor,这...
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需闯关 本报记者 孙奇茹 本月,世界机器人大会、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两大盛会在北京接连举办,引发公众广泛关注。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