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起价的太空葬礼,炸了150位客户的骨灰
创始人
2025-07-09 21:20:45
0

酷玩实验室原创作品

花几万美元办太空葬礼的有钱人,骨灰在太平洋上被扬了。

美国东部时间 6 月 23 日,SpaceX的猎鹰 9 号火箭再次发射升空,执行与Celestis公司合作的任务,虽然其携带的飞船顺利入轨,并成功绕地球飞行了几圈,但是飞船的降落伞系统出现严重故障,在再入大气层的时候彻底失控,直接坠毁于太平洋深处飞船和上面搭载的物品全都无法回收

这次的任务失败,可不是财产损失那么简单,Celestis,是一家专门做太空葬礼的公司,这艘失控飞船上,搭载了150名富有客户的骨灰按照Celestis与家属的协定,飞船应该带着骨灰在太空中飞几圈,帮助逝者完成一场意义非凡的旅行,然后降落,将骨灰归还给家属,安葬入土或者留作纪念。

现在好了,任务失败。人家本来是想花钱尽尽孝,然后接到电话:“不好意思,你老爸的骨灰被扬了”,把人家搞成了究极不孝子,这影响是在有点恶劣……

目前Celestis仍在挨个跟家属商讨善后事宜,不过他们坚持称,虽然骨灰无法回收,但逝者已经圆了进入太空的梦,这是不争的事实。

01 太空墓地,贵吗?

SpaceX咱们都熟,就不多介绍了,这家神秘的Celestis公司,估计大家会感兴趣,别的机构都在致力于送活人上天,这公司居然反其道行之?把送死人上太空当成了生意?

Celestis的角色类似于中间商,它本身并没有发射能力,也组织不了太空计划,但它跟各大私人/官方航天机构都有联系,能够了解到太空任务详情,并且得到最关键的信息 ——航天器上有多少富余的载荷?在很多任务中,火箭的运力,跟飞船、卫星的总重量并不是完全吻合的,还能捎带点其它东西,而航天器内部因为平衡的需要,也得布置一些配重块。

本次任务中搭载骨灰的Nyx飞船

Celestis就搞拼好船,这些多出来的载荷和配重块,当做墓地坑位,兜售给想办太空葬礼的家庭

具体来说,他们收到订单之后,会用特殊金属容器装载骨灰,纽扣大小的容器大约装1克,也有电池大小的容器可选,能装载7克

然后工作人员用特殊胶水,将几十、上百个容器,一个挨一个固定在加强金属板上,再集成到执行任务的航天器里,整个过程会有视频记录。如果相关太空任务不涉及机密,家属也可以到场观看发射全过程,陪自己的亲人再走一程。

根据搭便车的航天器种类,Celestis提供四种不同的服务,这次失败的任务,属于入门款,也就是飞船带着骨灰绕地球几圈再回来,当成纪念之旅;进阶服务则是把骨灰装到卫星上,在地球轨道上长期运转,真正实现葬在太空;除此之外,客户还可以选择顶级服务,将骨灰发射到月球轨道/在月表降落,或者搭深空探测器的便车,冲出太阳系,向着无尽的宇宙飞行,没准你能变成第一个被外星人找到的人类。

这种独特的浪漫,确实能吸引到很多人,在Celestis的客户名单中,你能看到《星际迷航》系列的作者吉恩·罗登伯里还有NASA的首位女性月球地质学家玛丽塔·韦斯特还有创下多项太空行走纪录的宇航员威廉·里德·波格

航天本来就听起来高大上,再加上一堆名人客户,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太空葬礼是一项天价服务在茫茫宇宙找个坑位,怎么也得几百、上千万吧?

如果大家稍微了解过一、二线城市的墓地价格,就会发现,随随便便一个坑位就要4到5万,找个稍微宽敞点的位置,那就10万花出去了,那种位于墓园顶端的“独栋”,价格更是上不封顶,纯看家属愿意为了风水花多少钱。对比下来,太空葬只是听起来高大上而已,它的实际价格并没有比买块墓地更贵。

红星资本局

换句话说,科技含量最高的行业,跟玄学含量最高的行业,居然在争夺同一批客户。

02 冲出大气层的铜臭味

你以为的太空工程,直指星辰大海,开拓人类未来。实际上的太空工程,嘤嘤嘤,我要跟福寿园抢生意。

如果大家仔细看看这些年的太空任务,应该能感觉到,相比起冷战时代那种非常纯粹的、为了推动科学进步而进行航天计划,如今的太空铜臭味已经越来越重了。

以前只有人类最顶尖的精英才能当宇航员,首个太空人尤里·加加林是从3500多名苏联飞行员中筛选出来的,不仅要年轻,要身体素质要堪比铁人,还得有极其强大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如今,这些条件都不重要了,你有钱就能去打卡,2001年,时年60岁的美国富商丹尼斯·蒂托赞助俄罗斯将近2000万美元,获得了太空之旅的门票,乘坐联盟号飞船在太空带了8天,别的能力没有,就钞能力特别突出。2021年,57岁的亿万富豪贝索斯,搭乘蓝色起源公司的飞船进入太空,他一不是工程师,二不是科学家,但他是蓝色起源的老板。

人类目前力所能及的太空项目,都已经明码标价出售,乘坐特殊飞机来到太空边缘体验失重,票价几十万美元;搭飞船前往地球轨道,1000万美元起步,出舱行走还要额外加钱;前往国际空间站,费用2000万到8000万美元不等……

在过去的火箭发射中,你往往只能看到国旗、型号,而商业化大趋势,让火箭的命名和涂装变成了巨型广告位。极度缺钱的俄罗斯航天局是最早干这个的,必胜客花100万美元赞助,在俄罗斯火箭上印了自己的logo,索尼、百事可乐也都来投过广告。

美国的SpaceX,更是用猎鹰重型火箭,送了一台特斯拉上太空,在数亿观看直播的网友面前,给自己的兄弟公司打了波广告。

同为航天大国的中国,在打广告这块也不遑多让,广汽传祺、长安欧尚、长城都冠名过运载火箭。

去年1月发射的“引力一号”商业运载火箭,还直接做成了海澜之家涂装。

随着航天发射的频次越来越高,可用的载荷越来越多,一些公司已经不满足于在火箭身上涂自家logo,他们开始把产品也送进太空吸引眼球。最近风光无限的泡泡玛特就曾经把自己的招牌IP Molly装在了谷神星火箭上,还放出了Molly在轨道上飞行的视频,网友们纷纷来看热闹。泡泡玛特也抓住热度,发行太空限定款的Molly,狠狠赚了一波。

这种广告模式,和太空葬礼的本质是一样的,就是搭搭航天项目的便车。还有些公司,觉得这样不够赚,准备自己开辟新的赛道。

日本的初创太空公司ALE,就准备为自己的卫星增加表演功能,在大型活动中接单赚钱,ALE的卫星计划携带400个直径1厘米的球体,它们被释放后,会在地球大气层中燃烧,产生鲜艳的色彩,在地面上看,就是一场五彩斑斓的人工流星雨哪个国家办奥运办世界杯,哪个企业开大会,要是来场流星雨自然是牌面拉满,唯一的问题就是,他们愿意为此付多少钱。

俄罗斯初创企业StartRocket,则准备通过发射大量的卫星组群,构建一块位于近地轨道的太空广告牌,每颗发射至太空的卫星可以展开边长约9米的聚酯薄膜帆,然后反射太阳光,把自己变成可以发光的“像素点”,多个像素点组合起来就能形成字样或者简单图案,全球各地都能看见。

StartRocket认为,这种太空广告牌是世界上效果最好、传播最广的广告位,各大企业会为之疯狂,在遭遇自然灾害等紧急状况时,各国政府也可以通过太空广告牌发布避难通知,无惧通信中断。

要是这玩意普及了,人类抬头仰望星空,望见的全是赞助商,孙连城都宁愿在单位加班。

几十年前,人类在太空做的一切都那么高大上,征服月球,派探测器冲出太阳系,充满了雄心壮志;好像现如今只剩下搞钱搞钱和搞钱

03 太空公司,有多缺钱?

急着搞钱,自然是因为缺钱。这种现象背后的本质是,太空事业的投入,跟立即能得到的回报不成正比,参与其中的公司只能通过各种稀奇古怪的路子,补贴一下家用。

冷战时期,太空事业基本上是国家大包大揽,确实有很多载入史册的壮举,代价也非常大。阿波罗计划从1961年5月开始前期研究,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11年时间耗资255亿美元,约占当年美国GDP的0.6%,放在今天,足够建造几十艘航母。面子是有了,科研成果也有了,但它带来的直接商业回报却几乎为0。

在高峰时期,苏联投入太空事业的资金,也占到了GDP的1.5%,用于跟美国竞争登月的N-1火箭计划,就占了其中大约1/5的开销,结果这款火箭四次发射失败,项目在1976年正式下马。

美苏两国争霸的时候,可以不在乎这种赔钱买卖,只要竭尽全力证明自己的科技比对手强就行了,可问题在于,一旦冷战结束,大国之间不再把太空当成实力较量的战场,这种大工程就难以为继。

所以,进入新世纪之后,各国为了花小钱办大事,相继发展商业航天,通过引入私人公司来提高效率,于是有了我们熟悉的SpaceX蓝色起源等创新公司,波音等老牌科技企业也加入其中。

这些新鲜血液,确实拿出了成果,将发射成本大幅降低。在国家大包大揽时期,欧美的常规运载火箭,一次发射的总的价格超过1亿美元,德尔塔4这样的重型火箭,单次发射要耗资3.5亿美元,以廉价著称的俄罗斯的运载火箭发射,一次发射的价格也要6500万到8000万美元。

而SpaceX的猎鹰9火箭,将发射成本降到了5000万美元以下,可回收重复使用的版本,更是只有1500万美元,哪怕是对标德尔塔4的猎鹰重型,发射成本也只有前者的1/4。

技术进步,是肉眼可见的,但它们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航天不赚钱”的问题。

SpaceX凭借低成本占据了8成的市场,但它也只是刚刚扭亏为盈。2021年亏损9.68亿美元,2022年亏损5.59亿美元,到2023年第一季度,才实现了5500万美元的小规模盈利。按照马斯克的说法,今年的情况会更好,预计营收155亿美元,业内人士估计,其中大约有50亿美元的利润,看上去不少,但你一对比,只有兄弟企业特斯拉的1/3,只有苹果的1/20。

可能是这个不上不下的利润数字,让马斯克看清了商业航天的困境,最近有消息称,他已经事实上放弃了极为激进的火星殖民计划,当年放出的“20年内建立火星城市”豪言壮语,败给了现实。

财联社

身为商业航天龙头的SpaceX尚且如此,其余玩家的境遇就更不用说了。波音的太空业务一直都在亏钱,2024年制造了“宇航员滞留太空”闹剧之后,不仅亏损了31亿美元,还严重拖累了股价,去年底,波音已经在考虑要卖掉自己的太空业务。

贝索斯的蓝色起源也没好到哪去,他曾公开称自己每年抛售10亿美元的亚马逊股票,为蓝色起源输血,今年初,这家公司还不得不裁员10%,减小财务压力。

04 创造太空需求

私人公司提高了航天的运作效率,却没有解决亏钱的问题,根源还是在于,没需求

目前全球商业航天60%到80%的订单依然来自政府,或者有政府背景的机构,毕竟各国需要构建自己的卫星通信网络,需要空中监视能力,需要去太空搞科研。

然而绝大多数民间企业并没有这个需求,我卖个炸鸡快餐,做衣服做玩具做包包,毫无科技含量,整个卫星有啥用?就算商业航天把发射价格打下来了,老板们也会觉得跟自己没关系,弄这些玩意对生意没帮助。普通人更没有参与理由,99%的人连地球都没逛完,还有一大堆想去的景点,因为没钱没闲而搁置,这时候你跟他们说掏空积蓄上太空去、还跑火星去,普通人只会觉得这是富豪的游戏觉得纯属看个乐罢了。

这就造成了商业航天公司只能充当国家的“外包”,无法在政府订单之外,找到一个长期可靠的变现方法。

而政府的订单又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某个国家遇到高层变动,或者遇到什么经济困难,大概率要对耗资不菲的太空项目动刀子,把钱留给有直接效益的领域。众所周知,一旦有难,外包又总是最先被砍的,假如某天美国破产了,国会老爷肯定是优先保NASA员工的饭碗,至于SpaceX这些没编制的人,就自寻出路去吧。

吃这碗官方饭,还得看人脸色。就像SpaceX,现在估计恨不得把老板的嘴给缝住,下面的人在赚特朗普拨下来的钱,他在上面跟特朗普吵架,每多骂一句话,来自NASA的订单就越是岌岌可危。

总而言之,如果这些商业航天公司想要摆脱亏损,就必须在政府订单之外,创造新的民间需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黔南州市场监管局多形式开展医疗... 为进一步提升医疗器械监管效能,增强企业和使用单位守法意识,保障公众用械安全,2025年以来,黔南州市...
填补国内空白!绿菱气体溴化氢(... 天津北方网讯:近日,天津经开区企业天津绿菱气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菱气体)年产1000吨溴化氢(...
澳西智能申请移动式隔墙侦察机器... 金融界2025年7月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青岛澳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移动...
新松机器人申请机器人传动相位标... 金融界2025年7月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
具身机器人进车间作业如何,智元... 7月9日,智元机器人、安努智能在富临精工绵阳工厂开展了三小时的直播,展示了智元机器人自研的A2-W通...
佛隽汽车电子申请一种SMT贴片... 金融界2025年7月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州市佛隽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S...
苏州派尔德取得新型机械式扭力扳... 金融界2025年7月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苏州派尔德工具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新型机...
奇瑞申请VR眼镜定位方法等专利... 金融界2025年7月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VR眼镜的定...
通达电缆申请一种船用耐侵蚀控制... 金融界2025年7月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河南通达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船用...
三星推出三款折叠屏智能手机:F... 财联社7月10日讯(编辑 牛占林)当地时间周三(7月9日),三星电子在纽约举行了全球新品发布会,明星...
孕育出文化出海新范式 当前,中国文化出海正迎来一个由技术、媒介和用户共同驱动的范式转型期。这一转型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建立在...
扎根航天一线,以青春之笔书写强... 邢斯瑞现任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信息通信技术研究室主任。工作十余年来,他始终坚守在航天...
三星折叠屏新机三连发!Fold... 7月9日晚,三星举办全球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三款款折叠屏手机新品以及多款手表,现已开启预售,将于7月...
Patronus AI发现:大... 这项由Patronus AI公司的Darshan Deshpande、Varun Gangal、He...
武山县榆盘镇:科技赋能农业 无... 近日,在武山县榆盘镇河程村山区晚熟马铃薯标准化规模生产示范基地上空,无人机来回穿梭,均匀喷洒药剂,成...
广州水文测报中心启用无人机测流... 近日,广州水文测报中心顺利完成无人机测流系统的开箱验收工作,并组织全员开展实操培训,为水文应急监测增...
三个电子,就会涌现出集体行为 导读: 从三个电子开始,我们或许就能窥见整个世界如何运转。 小雨 | 撰文 原理 | 来源 SAI...
神十九乘组分享太空见闻:出舱恢... 果蝇家族在太空中实现“三世同堂”,“太空菜园”迎来了新成员,航天员在轨度过春节、元宵节等中华传统节日...
人能拥有再生这种“超能力”吗?... 再生能力一直是科学家想要攻克的难题。壁虎断尾重生、蝾螈肢体自愈,这些低等脊椎动物拥有的“本事”,却是...
人形机器人概念拉升,恒工精密2... 人形机器人概念9日盘中强势拉升,截至发稿,恒工精密20%涨停,格力博涨近14%,德马科技涨超12%,...